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发展历程
1952年3月25日,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家畜防疫系的基础上,建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,开展兽医生物制品的监察、科研和人员培训工作。成立初期共设11个业务室和1个秘书室。
1954年,合并为5个业务室和1个事务室。
1960年,合并为技术、办公两个室。
1963年,增加兽用化学药品、中草药质量监察任务。机构调整为7个业务室(组)和1个办公室。
1973年,更名为农林部兽医药品监察所。
1981年,开始招收兽医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。
1982年11月,更名为“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”,增设生化室、菌种室、支原体室和仪器设备室。12月,开始使用“中国兽药监察所”名称,由农业部授权承担全国兽药质量的监督检察工作。
1982年,开始承担国家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工作。
1984年,获得兽医微生物学和免疫学(现为预防兽医学)硕士学位授予权。
1986年,开始承担农业部兽医药典委员会日常工作。
1987年,成立农业部兽药典办公室。
1988年,开始承担农业部兽药审评小组工作。
1991年,开始承担兽药审评委员会办公室工作。机构设置调整为第一细菌室、第二细菌室、病毒室、化药室等11个业务室和行政办公室、兽药典办等4个办公室。
1995年,成立北京兽药研究所。承担国家下达的兽用生物制品、化学药品及其他药品的研究任务。
1996年,增设兽药研发研究室,机构设置调整为检测一室、检测二室、检测三室等10个业务部门和党委办公室、人事监察处等4个综合管理部门。
1998年,机构设置调整为检测一室、检测二室、检测三室、仪器设备室等10个业务部门和党委办公室、所办公室、人事处等6个综合管理部门。
1999年,建立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。
2001年起,恢复使用“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”名称,不再使用“ 中国兽药监察所”名称。机构调整,新设信息处、兽医药品监察处、检测技术研究室三个部门。开始承担农业部兽药GMP委员会办公室工作。
2005年,成立科技处、标准物质研究室、质量监督处、标准处等处室。
2006年,加挂“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”牌子,单位名称为“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(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)”,设有21个处室。农业部畜牧兽医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整建制划归我所。
2007年,内设机构调整,成立国际合作处;将兽药评审一处和兽药评审二处合并,成立了化药评审处;将兽药评审三处更名为生药评审处。
2008年,成立农业部转基因兽用微生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北京)。
2010年,成立兽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。
2014年,正式启用大兴生物基地。
2017年,OIE猪瘟参考实验室得到确认。
2018年,“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”更名为“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”。
2019年,OIE布鲁氏菌病参考实验室、FAO /OIE牛瘟保藏机构得到确认。